在记者走访期间发现,一些网点开始尝试以优惠快递费用的方式吸引消费者将快递纸箱纸盒拿到网点进行回收。
2月16日记者从潍坊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获悉,防疫期间潍坊城区5个污水处理厂全部达标运行。另外积极协调调度昌邑污泥无害化处理中心,克服假期人员少等诸多困难,搞好日常生产,为污水厂正常运行提供可靠保证。
为确保污水厂出水大肠杆菌等指标达标,自1月26日始,各污水厂在满负荷运行好原有紫外线消毒设施的前提下,又按照住建部要求,不计成本,额外添加次氯酸钠等消毒剂,确保出水大肠杆菌等达标。针对最近寒潮天气,雨雪突降,可能造成河道溢流的风险,市政服务中心,及时调度各污水厂和泵站,未雨绸缪,搞好配合,确保污水应收尽收,全部处理,杜绝溢流。潍坊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积极调度,要求城区五个污水处理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多措并举,确保污水厂稳定达标运行,特殊时期为潍坊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做出了较大贡献。由于调度及时有序,虞河箱涵末端和化肥沟均未出现溢流。为国控白浪河柳疃桥断面和虞河潘家庵断面达标,做出较大贡献
2020年1月主要行业举报占比从行业类型来看,1月公众反映最集中的行业仍是建筑业,占41.8%,其次为住宿餐饮娱乐业和非金属加工制造,分别占20.7%和5.9%。噪声污染举报中,反映建设施工噪声污染的举报最多,占噪声举报的39.1%,其次为反映工业噪声的举报,占24.8%。上海市人大专题审议,提高生活垃圾全程分类。
其次,要补上末端处置能力的短板,提高装修、大件垃圾的清运能力,探索建立垃圾回收利用市场机制,避免资源化产品找不到出口。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要求,上海交出的答卷确实可圈可点,还在全国带了个好头,让垃圾分类成了热词。夏天保证每天两次清运湿垃圾,物业要加大对垃圾回收设施和周边环境的清扫力度。戚建豪建议,垃圾分类示范街道的考核体系应该更加完善,允许居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技术微调,要更加人性化,不要苛求过程。
代表们不避问题,贡献诸多真知灼见。距条例正式实施仅仅半年,上海基本形成垃圾全程分类收运体系,大力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居民区分类达标率从15%提高到90%,全市平均每天分出的可回收物增长431.8%,湿垃圾增长88.8%,干垃圾减少17.5%,有害垃圾增长504.1%,垃圾填埋比例从41.4%下降到20%。
1月16日下午,上海人大举行关于提高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专题审议,123名代表早早坐满会场。崇明区委宣传部供图相比去年该不该分怎么分,代表们今年将议题焦点集中在怎么坚持分下去分出来的垃圾去哪里。上海沧海桑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正权代表所在企业,去年与上海交大合作研发湿垃圾处理技术和设备,取得一定成果。上海城投集团副总工程师、上海城投研究总院副院长赵爱华代表说,要在促进生产和消费源头减量上下功夫。
戚建豪代表建议,在上海推进末端处理能力建设过程中,要及时向市民披露信息,让大家知道这是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增进对前端分类的理解和信心。他认为,上海湿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受制于技术不成熟、建设周期等因素,建议出台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湿垃圾处理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投入。市中心某老旧小区有个住户,窗户离垃圾筒仅两米,不堪夏天湿垃圾破袋投放产生的异味,只能用锁把垃圾筒锁住。社会和分类成效整体好于预期,但垃圾分类持久战刚刚拉开序幕。
而一家小饭店的老板因为后厨面积狭小,不可能在烹调过程中随时对餐厨垃圾分类,虽然每天打烊后都会集中分类,仍被执法部门处罚。做好源头减量、末端处置这一头一尾 青浦区重固镇回龙村家家户户门前的干湿垃圾分类筒。
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规范和引导志愿服务组织与志愿者队伍发展壮大,进一步创新志愿服务载体和形式。由于湿垃圾原料成份不一,生产出的有机物成份也不稳定,亟需制定相关质量标准。
完成6000个居住区可回收物服务点的质量提升;完善源头分类投放点建设标准,全面实现源头分类投放点建设标准化;进一步完善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等分类收运车辆的装载、车况管理,推进各区落实对可回收物体系政策制度落实。船到中流水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不少地方湿垃圾处理能力不足,设备耗电量大,处理过程产生异味,设备利用率低,甚至成了摆设。柏可林摄垃圾分类推进快、成效大,靠的是全市动员、全民参与,要为全市人民点赞,向全市人民致敬!两会期间,上海市长应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段点赞,赢得在场代表委员最热烈的掌声。唐小丽摄光分类还不够,做好源头减量、末端处置这一头一尾,垃圾分类全程体系建设才算功德圆满。南京路等大商圈的垃圾投放设施已经有了英语说明,还要想办法让外地人搞懂怎么分。
去年两会,《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高票通过。湿垃圾回收容器要增加密闭性,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滴漏。
上海对湿垃圾采取集中和分散处理相结合方式,不出镇和区。今后,在定时定点确定上,要更多听取居民意见,找到大家能接受的方案。
上海市绿化与市容管理局局长邓建平回应称,代表委员们提出的破袋跑冒漏滴、误点乱投放、志愿者撤出等现象,在全市1.3万个小区有一定比例存在。今后,上海的垃圾分类要在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上下力气。
垃圾分类过程遇到的问题,要用更加人性化的方法来解决 崇明区鲁屿村村民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参加专题审议的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表示,上海垃圾分类实效超出预期,充分体现了上海的社会动员能力、立法引领能力和市民自治能力。不少发达国家用了三四十年时间,才建立起垃圾分类的全程体系这样的高湿条件在区域内已维持5天左右,加快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态污染物向PM2.5的二次转化。
18日夜间至19日白天,受冷空气影响,京津冀区域大部扩散条件逐步好转,此次污染过程基本结束。针对本次重污染过程,各地相继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并启动应急响应,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北部共有72个城市启动预警应急,其中,太原、安阳、濮阳3个城市启动红色预警。
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陕西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雾,局部地区强浓雾,相对湿度接近饱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预计,18日,京津冀区域大部扩散条件持续不利,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山东西部和河南北部以重度污染为主,个别城市可能出现严重污染。
12日以来,中国北方地区气象条件持续不利,污染范围逐渐扩大,北至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南至河南北部,西至关中地区,东至山东中部,总体达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细颗粒物)。此次污染过程为何持续时间这么长?专家分析认为,一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整体大气静稳,近地面有较强逆温,大气扩散能力显著下降,导致污染物持续累积。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及时组织专家分析解读最新的污染发展情况。二是区域持续高湿,多地出现大雾天气,促进气态污染物的二次转化。此外,东北地区重污染已持续一周。截至1月18日8时,京津冀晋鲁豫、陕西和内蒙古8省市中,43个城市出现重度污染。
12日以来,中国北方多地出现重污染过程,截至目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北部共有72个城市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新疆中部的乌鲁木齐、五家渠、昌吉、石河子等城市重污染持续超过一周。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监测显示,18日13时,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太原、济南、青岛、郑州等城市空气质量出现重度污染,唐山、邢台、包头、呼和浩特等城市出现严重污染,呼和浩特小时空气质量指数(AQI)达413,首要污染物为PM2.5新疆中部的乌鲁木齐、五家渠、昌吉、石河子等城市重污染持续超过一周。
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陕西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雾,局部地区强浓雾,相对湿度接近饱和。针对本次重污染过程,各地相继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并启动应急响应,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北部共有72个城市启动预警应急,其中,太原、安阳、濮阳3个城市启动红色预警。